当医疗插上科技的翅膀-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
发布时间:2020-12-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机器人作为机电一体化和现代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机器人进入医疗领域,特别是可以应用机器人替代医生实施外科手术,曾经被认为是一种遥远的甚至是冒险的情景。今天,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机器人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从世界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来看,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

1997年,时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田增民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实现了无创伤定位、无框架手术,开启了中国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先河研究及应用。2003年,国际首例成功完成北京-沈阳的机器人遥控操作定向手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外科手术的远程操控。迄今为止,相关机器人产品完成了六代飞跃,临床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成功实施了20000余例,相继获得北京市、军队、国家科技进步奖,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手术受益患者遍布世界各地。

  

余例临床手术病例证实,机器人辅助手术较传统基于经验的规划方法更为科学和准确。机器人定位精确、自动化程度高,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操作便捷,从而明显减轻病人的手术痛苦,方便术者操作,并具有高效率和通过远程进行异地手术的优势,具有明显的医学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人们对待这项技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怀疑“伪科学”的冷眼相待,到临床争用“高科技”的跃跃欲试,科技的飞速发展助力了医疗的腾飞。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指利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将穿刺针、微电极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毁损灶、去除病变等方法,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经近50年的发展,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范围逐渐扩大,目前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已涉及传统神经外科的各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

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其手术死亡率已降为0-1%。尤其是对于不适合开颅手术的脑深部小病灶、多发病灶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病灶,以及对于高龄患者、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特点。 

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借助机器人手术臂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借助三维可视化和多模态影响融合技术,能够规划靶点及最佳手术穿刺路径,精准实施活检、抽吸、毁损、植入等脑部手术操作,确保手术准确无误。具有微创(伤口仅数毫米)、精准(定位精度达到1毫米)、高效(手术时长30分钟)等特点。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代表着微创外科发展方向,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有效帮助神经外科疾病、脑损伤后遗症、自闭症、癫痫、脑瘫等疾病患者解决语言障碍、行动障碍、智力障碍等方面的困扰。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有框—无框—远程手术过程。也经历了从有创到无创的过程,进而为远程手术提供坚实的基础。

科技为医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微创为主要目标的现代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正朝着精确化、程序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医疗外科将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主编:田增民、王田苗  出版发行:人民军医出版社 ISBN 987-7-5091-9348-8

© NOVOLIFE 保留所有权利 鲁ICP备20010004号-1